洛阳这座桥是千年前的“网红打卡地”

在如今洛阳桥西侧约400米处,洛阳曾有一座千年前的座桥“网红打卡地”——天津桥。它是千年前隋唐洛阳城第一座跨洛河大桥,更是网红城市中轴线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天津晓月”美景久负盛名,打卡地无数文人墨客专程前来,洛阳为它留下传诵千年的座桥不朽诗篇,这是千年前独属于洛阳的浪漫。

洛阳这座桥是千年前的“网红打卡地”

跨“银河”接“天宫”,网红得名“天津”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打卡地隋炀帝杨广在东周王城以东、洛阳汉魏洛阳城以西重新选址,座桥营建东都洛阳并下令开凿隋唐大运河。千年前随着水上交通日益便利,网红洛阳城内渠道如网、打卡地处处通漕。文献记载,“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贩贸易,车马塞满。”洛阳成为繁华的国际贸易大都市,为保障洛河两岸物资往来需求,天津桥应运而生。

一座横跨洛河的桥,为什么叫天津桥?这要从隋唐洛阳城的设计理念说起。设计者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地与洛阳的山川地貌相结合,以“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以洛水指代天上的“银河”;把宫城看成天帝居住的“紫微宫”“天宫”;把通往“天宫”渡口的这座桥取名天津桥,“津”即渡口,“天津”的意思就是天上的渡口,横渡“银河”的船在这里经停、始发。

天津桥建在哪儿?《唐两京城坊考》中提道:“当皇城端门之南,渡天津桥,至定鼎门,南北大街曰定鼎街。”简单来说,天津桥向北正对皇城的正南门端门,向南连通天街和城门的正南门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南北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屡毁屡建,创下“三个之最”

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如今的洛阳桥西侧约400米处发掘出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这一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天津桥位置高度吻合,专家推测,此处即天津桥遗址。考古发现,石堰绵延数公里,桥墩下垫有枕木,上铺方石,联以腰铁;桥墩共4个,均用石英石垒砌,跨度均15米,桥墩均呈龟背形,长20余米。专家据此推测,当时的天津桥宽约20米。

历史上的天津桥遭遇战火、洪水等被屡次损毁,但屡毁屡修屡建,创下“三个之最”:隋代天津桥是我国最早以铁链连接船只架设的浮桥;武则天执政时期对天津桥进行改造,使用了我国最早的龟背形桥基;宋徽宗重修天津桥时,使用了我国最早的桥梁设计方案。这些都极大推动了中国桥梁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后代桥梁建造产生巨大影响。自宋以后,战火连绵,隋唐洛阳城建筑大多被毁,天津桥也难以幸免。断桥残础,渐渐湮没于河床之下。

历经隋唐300余年,天津桥一直是洛阳城内的交通要道。散居洛河以南数十里坊的百官,上朝多由天津桥入皇城,大多在桥头候人、桥畔宣事,桥南的开阔地带也成了传播公私消息的重要场所。就连国家举办科举考试,天津桥畔也经常成为临时考场。官至工部尚书的唐代进士阎济美,曾两次参加科考未中,第三次时在天津桥畔写下《天津桥望洛城残雪》,终于及第。

此外,天津桥还是很多政治事件的“见证者”。《旧唐书》记载,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年迈的女皇武则天病重,宰臣崔玄、张柬之等人趁机发动政变,逼其还政李唐,并在宫中诛杀她所宠信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枭首于天津桥南”。

“天津晓月”美景传诵至今

天津桥虽已隐于历史,但“天津晓月”却作为“洛阳八景”之一,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被传诵至今。

“天津晓月”有多美?据说,每逢皓月当空,于黎明前登桥临亭,举头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可见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波光粼粼,偶尔还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此情此景堪称举世无双,也难怪骆宾王、李白、白居易、刘希夷、孟郊、李商隐等众多诗词“达人”都曾在此触景生情,留下千古诗句。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这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的诗句。有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夏天,仕途受挫的李白从长安来到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同样满怀愁绪的杜甫,“诗仙”“诗圣”在天津桥头一见如故。“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看到洛阳美女走上天津桥,觉得“洛神”也不过如此,遂在《咏美人在天津桥》中写道:“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唐代边塞诗人李益更有“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的咏赞。

如今,这些诗句中吟咏的浪漫,已牢牢印刻在洛阳的古都气质中,成为八方游客争相追寻的传统文化魅力。按照计划,洛阳将对天津桥遗址进行综合展示利用,统筹推进天津桥与天街遗址保护展示,更好恢复古都历史中轴线气象,叫响“盛世隋唐”品牌。

洛报融媒记者智慧(图片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