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洛阳地名之九龙台九都路“九府门儿”

包含数字的九府门儿洛阳地名,林林总总,数字一可排到万,洛阳路选取灵活,地名耐人品味。台都数字九个位最大,九府门儿还代表最多,数字又谐音“久”,洛阳路用作地名,地名相当吉利。台都

数字洛阳地名之九龙台九都路“九府门儿”

带九的九府门儿洛阳地名较多,仅市区著名的数字就有九龙台、九都路、洛阳路九府门儿几个。地名而且,台都不知何故,九府门儿还一直是人口头中的热门首选。

九府门儿,旧府门儿之讹传也。老洛阳把门外叫“门儿”,字为门里一外,笔能写,电脑不听话。旧府门儿,老城“九街18巷72胡同”,150多条街道,无此名号,实指“大明朝伊王府南大门”外,后为河南府署的外墙门外,位置在今老集南段,距西大街约20米,与仙果市街隔街对望。

志书记载,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朱彝被封伊王,开府洛阳,王府建在今老城西北隅、老集一带。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二月,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王府设今青年官。彼时,洛阳不能有二主,世袭的伊安王腾地,迁洛宁,原府邸时称旧府。

旧府后因年久失修,被以各种名义逐渐拆毁,只剩一三连洞的南门楼。门楼有残存围墙连绵,高数丈,中为大洞,长约二三十米、宽约三米,可通车马,人称旧府洞;两边各有小洞,西边的在妇幼保健院或防疫站院内,寻常不见,东边的是冯姓民居、权作窑洞住人,也难看到。

旧府洞及附属建筑后逐渐倾裂破损,先后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城市改造中陆续被拆除,夷为平地。原处俗称“旧府门儿”,又讹为“九府门儿”。

旧府洞内两侧各有猫耳洞,供人避车马

清嘉庆《洛阳县志》记载,“旧府下坡有集”,旧为贸易之地,群众习惯称为“老集”,民国16年(1927年)定名为集市街。

旧府门儿在集市街南段,曾经是馄炖、杂肝儿、不翻儿等经典小吃汇聚之地,令老洛阳念念不忘。时有歌谣,曰“清早起来不洗脸儿,九府门前吃杂肝儿;吃了一碗儿又一碗儿,临走捎了俩油旋儿;抹了一个角儿,拐了一道弯儿,一直走到大门前儿;叫了一声爹,叫了一声妈儿;给恁捎回来俩油旋儿。”

洛北饭店改造时,临时也搬到了旧府门儿,位置在今仙果市街与西大街交叉口东侧,门临西大街,著名的包子、馄炖仍是主打。此位置,现为一家个体水席店。

集市街一景

出生于1960年代的老城原住民,好多都有到旧府洞玩耍的经历,爬高上低的有之,“藏门门儿”也有之。晚上洞里黑洞洞、阴森,胆小的单独一人不敢进,往往会绕着走。

天气恶劣时,“旧府门儿”也是热闹的去处,老集上做小买卖的都以到“旧府洞儿”暂避雨雪为快事。

九龙台在瀍河西岸,瀍河区原东兴隆街东,曾是曹操阅兵台,原名已不考。明代,因曹操阅兵台上安放有九条金龙守护的皇帝龙牌,取名“九龙台”。今九龙台为瀍河区一小街道。

东汉末年,汉献帝丞相曹操忙于平定群雄,统一天下,根据地就在洛阳。第三次西征刘备东返时,曹操便选择瀍河以西、洛河以北、涧河以东、邙山南麓一带,安营扎寨,整顿军马。当时,为便于检验三军操练成效,在瀍河西岸修建一座阅兵台。

阅兵台前有广场,坐北向南,“高三丈,长宽各二十丈”,有台阶百级,山门1间,舞台1座,大殿和后殿各3间,跨院有水井,形似开封龙亭,恢弘气势。

相传当年,六十岁高龄的曹操率全体将士马不离鞍,人不卸甲,经常在九龙台操练兵马。瀍河东岸有勒马听风街,传是关羽或部将、陆浑人孙狼,勒马刺探曹操军演的地方。

九龙台老照片

九龙台虽经历代修葺,但也不断遭到破坏。解放前,九龙台部分建筑尚存,上开过茶馆,为一娱乐场所,还是戒烟戒酒的地方,周围是一片墓地,附近还有农田,种满蔬菜、庄稼。

今九龙台街北开发的钰泰九龙苑小区,过去由许多小街道组成,其中名有马家菜园的,当是由菜地直化而来,知名度颇高,可为佐证。

1948年,面对我人民解放军大兵压境,据守洛阳的青年军206师邱行湘部,在美国顾问团指导下,在洛阳周边构筑了三道环形立体防线,号称具有现代化水平,美其名曰“金城汤池”。九龙台是洛阳城东一制高点,也是蒋军第二道防线的重要支点。

解放洛阳战役示意图

当时,九龙台被206师工兵营上下贯通,改造成防御工事,配足了弹药给养,由1旅3团一部进驻,负隅顽抗。解决九龙台之敌,确也颇费周折。

据当年我军攻城战士回忆,九龙台被国民党军生生掏空,连到了地底下,工事像迷宫。本来战役刚开始,我攻城部队就捉了一“舌头”,攻上了九龙台,但因找不到进去的入口,只好又原路退回。敌人不是一般的狡猾。

直到洛阳城破,经俘虏喊话,九龙台之敌走投无路,不得不出来投降,该据点才最后被拔出。

洛阳解放后,九龙台因在战争中破坏严重,有碍观瞻被拆除,仅留一土丘。

1968年治理瀍河、修尼龙坝时,土丘碍事被铲平,遗迹荡然无存。

九龙台原址后被市第三建筑公司第一分公司占用,门前的街道也由东兴隆街改为九龙台街,沿用至今。

九龙台成土丘

九都路原名共青路,后因洛阳建都历史最久,次数最多而命名。因最初道路窄,曾被民间戏称“久堵路”,诞生距今已五十八年了。

关于“九都”之名,有说因大禹铸九鼎,洛阳为九鼎之都,还有说源于唐洛阳城的九个城区,时称为“九都”,更有说来自乾隆皇帝巡幸嵩山嵩阳书院写的对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塞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反正都是历史文化。

1965年,为配合单晶硅厂落户瞿家屯之需,从王城路(原胜利路)西修一路,至单晶硅厂西大门,计长825米,路面宽1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时名共青路,是为最早的九都路。1971年,共青路延修至涧河桥,路宽14米。1973年又东延至定鼎南路段,路宽14米,两侧路肩各宽1.5米。1979年将最初单晶硅厂段亦扩宽为14米,边沟排水,两侧栽植白杨和法国桐,设路灯照明。九都路时长4.8公里。

后九都路不断东延西修,加宽增固,绵延十余公里,成为与中州中路并行的主干道。

1994年4月,西关花坛新修33米高九龙鼎,分别代表建都洛邑的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朝,与九都路改名,寓意异曲同工。

1995年,延修九都东路时,已考证洛阳还有夏、商、西周、武周都洛,实乃十三朝古都,当时媒体还发起九都路如何改名的群体讨论,街谈巷论热议一时,最后权威一句九乃最大数,有象征意义,不改作罢。

如今,九都路已成为洛阳一道靓丽风景线。

本文来自过客作品集河洛地名故事。欢迎补充,转发支持。原创不易,转发务请注明出处。